top of page

噶瑪古千法王

貝諾楊思法王

IMG_0015.JPG.jpg

白玉祖寺的現任住持為第五世噶瑪古千法王

 在澄澈純淨如雪域天空的白玉傳承裡,前四世的 噶瑪古千仁波切分別為白玉第四代法王噶瑪曲巴絨波、第六代法王晉美恩旦丹增、第八代法王多傲確吉尼瑪及第十代法王噶瑪廳曲寧波。他與歷代的 貝諾法王互為師徒,並共同掌持此偉大純淨的寧瑪巴傳承。

第一世的 噶瑪古千法王是金剛持明巖藏取尊明珠多傑的化身。許多神聖的預言指出, 噶瑪古千法王的前世包括佛陀的弟子阿難、顯現改變大川流向的蓮師二十五大弟子中的修普帕機紳格、大譯師毗廬遮那、明林德千、格登寺的座主格登赤巴、建造瀘定橋的大成就者唐東嘉波及第七世達賴喇嘛的親教師雅旺卻登等。同時,他也是杜督多傑的心、噶陀七美瑜伽的語及貝瑪坤卓南嘉的身的化身。

歷代的噶瑪古千法王除了具足如大海般的教證成就外,住持佛陀聖教特別是蓮師內三密的教法及利益眾生的事業是無量無邊的。尤其特別的是白玉傳承屬特近傳承,其傳承加持力從未衰損,而於一切四種事業(息、增、懷、誅)皆圓滿成就。西元一七五五前後,大清帝國曾因戰亂禮請白玉第四代法王噶瑪曲巴絨波修法,因而消弭了戰亂。乾隆皇帝於是特別冊封第一世的 噶瑪古千法王為帝師,並贈金字詔書、御轎,寺院因之名聲大震。 噶瑪古千法王成為第一位把白玉傳承帶至漢地的上師。

此世的噶瑪古千法王於西元一九七○年(藏曆的鐵狗年)八月二十八日在種種祥瑞的徵兆下誕生於南印度。父親名為恭久奔波阿納多傑南嘉,母親名為參覺。當仁波切二歲時, 貝諾法王便告知其父母,此小孩為大成就者的轉世,他的衣服與飲食必須潔淨。在仁波切四歲時,蓮師的代表前寧瑪派掌教法王 敦珠仁波切與 貝諾法王共同在禪定中確認此聖童為上代法王 噶瑪廳曲寧波(第四代 噶瑪古千法王)的轉世無疑。

之後,仁波切就在貝諾法王如父般的親自教導下,從南卻(天法)共與不共前行、氣脈直至大圓滿等一一修學圓滿,並接受比丘戒、菩薩戒和南卻、惹林、仁千敦卓等教法。另外,在頂果法王、多足千法王、祖古圖松、紐殊堪布仁波切等殊勝成就者前亦領受許多教法。同時在一些資深堪布前就顯密的經續作廣大的聞思,而圓滿具足一切教證的殊勝功德。

西元一九九四年仁波切奉貝諾法王指示,返回四川駐錫白玉祖寺,督管祖寺一切法務、佛學院和閉關中心等。此外,仁波切亦不定期應佛學院邀請,為學僧講經說法。身為貝諾法王的心子,仁波切對法王的指示與囑咐無不一一奉行,且圓滿達成。其日益顯發的聰明睿智與莊重沉穩,深深為長老仁波切及祖古們所衷心讚嘆。以此之故,在千禧年的坐床大典上,來自十方的祖古、僧眾及藏民等,仰望坐在法座上法相莊嚴的仁波切,皆心生大歡喜,踴躍讚嘆。

貝諾楊思法王

寧瑪巴白玉傳承第十一代法王,即第三世貝諾法王於 2009 年圓寂後,其轉世靈童在 2011 年 12 月 31 號誕生於西藏山南地區加查縣洛林鄉念巴村,父親名諾布,母親名普布卓瑪;2013 年被寧瑪派至高成就者夏札仁波切認定為第三世法王卓望貝諾仁波切的轉世靈童。2013 年 12 月 5 號,印度南卓林寺經認證後,正式發佈坐床大典公告。

2014 年 7 月 28 號,貝諾楊思法王被迎請到甘孜州白玉縣白玉祖寺,當時來自白玉祖寺及南卓林寺僧眾、各方代表及四眾信徒等上萬人參與了迎請儀式。7 月 29 號和 30 號,白玉祖寺特別舉辦了長壽儀軌法會及金剛舞表演,祈請貝諾楊思法王長壽健康、法輪長轉,也祈願世界和平、眾生安樂。

2014 年 7 月 31 號,藏曆 6 月 4 號「佛祖初轉法輪殊勝日」,由白玉祖寺轉世高僧圖桑祖古主持, 貝諾楊思法王在白玉祖寺正式舉行坐床大典,當時藏區各大寺院如佐欽寺、協慶寺、噶陀寺、達唐寺...等的住持、僧眾及藏人行政中央官方和民間各組織代表都向 貝諾楊思法王獻供了象徵佛陀身、語、意之《曼紮三寶》。 8 月 2 號,當地藏民也舉行了歌舞獻供等活動,齊聲慶祝 貝諾楊思法王之坐床登基。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