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貝諾法王

IJ9H2665 HHPR.jpg

蓮師授記
 

第三世卓望貝瑪諾布仁波切(1932年-2009年3月27日),藏傳佛教寧瑪巴殊勝白玉傳承第十一代掌教領袖,尊貴的貝諾法王其弘法因緣在蓮師的巖藏法中屢有預記。惹那林巴及嘉稱寧波的巖藏法中有云:「在噶陀的南方,一位稱為諾布的即將誕生。由於他不可思議的智慧與慈悲,凡與他接觸、學習者將可以一生成就的法要,迅速證得果位。」 與金剛薩埵及金剛手菩薩在本質上無二分別的貝諾法王為了利益無邊的眾生,在輪迴未空之際任運地示現許多化身,其中最為大眾所所熟知的有十二位化身。首先,他最初示現為松贊岡波王主掌佛法事務之大臣葛拉東真、其後為毗瑪拉密渣(無垢友)、赤松德真王的第二個兒子拉誰當真、蓮師二十五大弟子喇龍巴基多傑、巖藏導主桑傑林巴、巖藏取者嘉稱寧波、巖藏取者惹那林巴、卓旺貝瑪諾布、多竹千昆桑先翩(第一世多竹千法王)、多竹千彭措久涅(第二世多竹千法王)、卓旺巴千杜巴(第二世貝諾法王)及此世貝諾法王共十二位化身。

出生

貝諾法王於西元1932年,藏曆水猴年的十二月降生在東藏康省一個稱為波沃的地方。父親是蘇南久美,母親是宗吉。此村落在寒冷乾燥的冬天是看不到花朵的,但是仁波切誕生時,此地卻出奇地綻放芬芳的花朵。

 

童年

法王幼年時即示現諸多神奇成就。當他還是小孩子時,有一天拿著一支珍貴的金剛杵玩耍,一不小心掉落在地上,將它打破成兩截。因害怕上師的責備,他用自己的唾液將斷成兩截的金剛杵重新黏合起來,此金剛杵卻因而比以前更加堅硬。在另一個法會上,他不小心將手中的金剛鈴掉落在石板上。在場大眾都認為此金剛鈴必碎無疑,但仁波切將他拾起後,發現它卻是完好如初的,且聲音比過去還要宏亮。

 

仁波切在十五歲曾將他的足跡深深烙印在一塊石頭上,這塊石頭至今仍可見到。

 

當仁波切還是一個小男孩時,有一天,一位老年人走到仁波切面前,堅持要仁波切為他修頗瓦法。仁波切天真地答應並依法修持。過了一會兒,仁波切驚訝地發現這位老年人已經往生了。他對著躺在面前的屍體,再度修法以挽回老人家的性命。當老年人蘇醒之後,仁波切總算松了一口氣。而老年人卻說:「天啊!仁波切為何把我叫回來?我已經在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淨土了!」

 

接受法教

法王五歲時被迎請至白玉主寺升座,堪布雅噶授與法王皈戒、文殊灌頂、一尊珍貴文殊佛像及為法王寫了一篇長壽祈請文。法王從許多喇嘛那裏接受法教,最為深刻收益於他的根本上師,第二世秋竹仁波切圖登卻吉達瓦(Chögtrul Rinpoche)。法王十三歲時從秋竹仁波切處受沙彌戒,二十一歲受比丘戒,其他寧瑪巴的重要口傳與灌頂也由秋竹仁波切賜予。之後,貝諾仁波切在塔唐地方和他的上師秋竹仁波切進行長期的閉關,從基礎的前行,拙火,扎龍,至最深奧的大圓滿,他修持直至赤裸裸的法性現前為止。

 

利他事業

1959年,法王與隨行三百人遠離家鄉,歷經困苦險阻,最終與三十人左右抵達印度東北部安置。仁波切離開西藏的目的,主要是在於使佛法的焰炬更加熾亮,以救度一切有情眾生於無明的黑暗之中。1961年,仁波切與隨行的六百人抵達南印度的麥索(Mysuru)。1963年,法王在南印度麥索的貝拉古貝(Bylakuppe)興建南卓林寺,以使寧瑪的法教無有間斷的延續,重塑白玉偉大的傳承。當時法王身上只有三百盧比,剛開始時也只有八位出家眾。由於法王不屈不撓地辛勤灌溉,至今南卓林寺已是世界最大的藏傳佛教寧瑪傳承的法教中心, 包含小學學僧、佛學院學僧、阿尼僧眾,及閉關行者,一共超過五千名僧眾。此外,南卓林每年派出祖古及堪布至世界各地弘化、遍樹法幢。在香港、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等國家都建立了佛法中心,給予世界各地無數的弟子教法及灌頂。

 

在1993年印度菩提迦耶的金剛座所舉行的全甯瑪巴祈願世界和平的「甯瑪巴傳召祈願大會」(Nyingmapa Molem Chenmo Ceremony for World Peace)上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寧瑪派傑出代表的一致推舉,觀音尊者授予貝諾法王為繼敦珠法王、頂果欽哲法王之後,寧瑪派掌教法王。

 

涅槃  

儘管健康日漸衰弱,貝諾法王堅持在世界各國旅行,為有信心的信眾給予法教和灌頂。2009年的藏曆新年,法王堅持出席於在菩提迦耶的寧瑪祈願大法會。 3月24日,法王的健康日漸惡化,入院位於班加洛的哥倫布亞洲醫院。3月27日,藏曆二月的第一天,法王回到南卓林寺。所有親近的祖古,堪布,洛盆,以及其他學生圍繞於法王身邊。法王環顧大家,晚上8點20分闔上雙眼,進入圖當之禪定(Thugdam),法王於4月3日早晨出定而入涅槃。

 

bottom of page